Saturday, September 24, 2011

适 可 而 止 ,留 下 回 旋 的 余 地


不要紧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也许你处于他的情形也会作出错误的决定,人终究不是一台超级电腦,可以一切按规矩来,其实即便是电腦,也有出错的时候,集处世经验之大成的《菜根谭》说,“滋味浓时,减三分让人食,路径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,留人宽绰,于己宽绰,与人方便,于己方便,这是以前圣賢的古人总结出来的处世秘诀,物极则必反,否极而泰来,行不可至极处,至极则无路可续行;言不可称绝对,称绝则无理可续言,做任何事时一步也应让三分。古人云:“处事须留余地,责善切戒尽言”,人生一辈子,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,而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的可能性,以便有足够的条件采取相应对的措施,不把事情做绝,不把事情做到极点,于情不偏激,于理不过份,这样,才会使自己得以最完美无损的保全,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必要太过认真,把事情做绝了,可说是人生最佳状态之一,给人一种中庸的感觉:那就是做事情不能做绝,说话不要说绝,希望不要奢望,渴求不要贪婪,总之,始终处于一种半饱状态会让人很清醒,不混沌,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。在通常的情况下,留有余地,就是为了做的事情出现偏差后有回旋的空间,尽量挽回损失,贪婪的人往往很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,甚至难以自拔,事后再后悔未免有些晚了,对聪明人来说,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,因贪婪常常会犯傻,什么蠢事也会发生出来,所以任何时候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辨别是非的能力,不要被假现象所迷惑,“树大招风。”一个人的地位太高,很容易招惹出意外的敌人,对于自己得意的事物,不可以做得太过份,太过份则容易颓败,日常的行为过于清高的人就容易受人排斥,招来种种无谓的诽谤,古代的哲学主张中庸之道,无过犹不及之处,人能行中庸之道,则可大可久,持盈保泰,既不违背天之道,也不背弃地之理,顺人情,本天理则无往而不自得,无太盛太过,或过高过亢的弊病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敦 孝 悌 以 重 人 倫﹐ 篤 宗 族 以 昭 雍 睦﹐
和 鄉 黨 以 息 爭 訟﹐ 重 農 桑 以 足 衣 食﹐
尚 節 儉 以 惜 財 用﹐ 隆 學 校 以 端 士 習﹐
黜 異 端 以 崇 正 學﹐ 講 法 律 以 懲 愚 頑﹐
明 禮 讓 以 厚 風 俗﹐ 務 本 業 以 定 明 志﹐
訓 子 弟 以 禁 妄 為﹐ 息 誣 告 以 全 良 善﹐
誡 窩 逃 以 免 株 連﹐ 完 錢 粮 以 省 催 科﹐
联 保 甲 以 弭 盜 賊﹐ 解 仇 忿 以 重 身 命 。